欢迎来到行读 • 全域研学服务平台

面对研学乱象带来的“价值走偏”,研学如何回归“学”的本质?

据多家媒体报道,有家长表示学生暑期参加研学活动“花千元去隔壁县拔萝卜”,“体验差”,只是“应付了事”,多数家长表示“花了冤枉钱”。学生出行变“囧途”,甚至有的家长“出发即维权”。游而不学、价格虚高、虚假宣传这样令人担忧的研学乱象不少。 暑假期间举办研学活动之所以受到中小学生及家长的欢迎,是因为家长群体看重研学实践活动“寓学于游,寓教于乐”的育人价值,学生们通过研学活动亲历课本中的名山大川、经世典故,树立家国意识,感受时代变化,既拓展了视野,也提升了能力,更充实了假期生活。 事实上,此前教育部等11部门发布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就明确指出了“研学旅行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如今,面对研学乱象带来的“价值走偏”,提醒我们要准确认识到研学实践作为教育活动的基本属性,让研学回归“学”的本质。 研学回归“学”的实质,重点在于拓展课外的教学情境。暑期研学实践并非“无根之木”,其价值就在于为学生的课堂所学提供了实地考察与实践探索的真实情景,将所学知识深化为生活经验和价值追求。如四川省教育厅、文旅厅就发文提醒“研学实践紧密围绕教育教学目标,应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面对日益火爆的研学市场,各地有关部门要把关研学实践目的地,挖掘和筛选出优质的研学旅游实践路线。研学举办者要细化研学活动的内容、环节,与学校“同频共振”,分学段做好教学场景的衔接、设计,保证活动质量。同时,研学导师要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做到联系学校教学的“小切口”做文章。 研学回归“学”的实质,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乐学志趣。培养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志趣是研学旅游的优势。内容精良、小而专的研学项目受到学生欢迎。有的研学活动存在“游而不学”的问题,忽略学生兴趣、爱好差异,出行一同吃“大锅饭”,进而沦为拍照打卡的“到此一游”。办好学生感兴趣的研学活动,内容上要将活动主题与学生兴趣挂钩,研学导师应该提供个性化服务,内容贴近生活,从而吸引学生参与;要创新创意形式,在学生参与中加入互动合作、小组研讨、动手操作等环节,循序渐进关注学生反馈。学生参与其中获得的成就感能在学生心中种下自主学习的种子,放大研学的教育意义。 研学回归“学”的实质,基础在于确立科学的评价导向。有关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超过1600个,研学企业30000多家。然而,据调查有3000多家研学机构成立不满一年。在中小学生参与研学时间、次数有限的情况下,必须引入科学的评价标准才能真正让学生的假期参与学有所获。就研学市场而言,面对研学机构质量不一的实际,需要有关部门加紧出台针对研学市场从业机构的准入与退出机制,对研学机构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资质条件严把关。就研学活动而言,面对琳琅满目的研学项目,各地教育或文旅部门要细分研学活动门类,如分为人文历史类、自然科学类等;在研学参与而言,要跳出结果导向的视角,培养观察学生,注重过程评价的眼光,分类分层建立与研学活动内容相关的评价体系。(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见习记者 陈朝和)

2024-09-14 15:42:36

研学之本在于“教育”,“烧钱”的研学热该降温了

近日,多家媒体针对研学乱象发文报道,“近万元北京研学游住大学四人间”“8000元的研学团在清华门口拍张照就走”“月入一万不够研学7天”“研学游变‘到此一游’”、“高价研学团却只去免费景点““花了1100块钱去隔壁县市拔萝卜”等新闻层出不穷,引发热议。 “烧钱”的研学热何时降温?随着教育理念从单一的知识传授向综合素质培养转变,家长对研学游需求水涨船高,研学游亟待回归理性与实效。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机构正是瞄准了家长们想要孩子在实践中学习成长的期待。据某在线旅行服务公司发布报告显示,今年研学游订单量增长175%,其中,国内研学游人数增长2倍,海外研学游人数增长120%,研学游市场一片红火。 然而,理想与现实之间往往存在差距。当前研学市场大而不精、鱼龙混杂。通过天眼查搜索企业关键词“研学”,共检索到超过4.2万家相关企业登记在册,其中近半数企业(53.4%)为近5年内新成立。部分机构打着“高端教育”“精英培养”的旗号,实则提供的是高价低质、内容空洞的产品。报了帆船研学,却只见水至脚踝;花了重金赴京,却只能在名校门口匆匆留影。孩子们被困在走马观花式的景点打卡中,缺乏深入的学习与互动,甚至出现了“坐草坪打游戏”“在博物馆打盹”的尴尬场景。这种“只游不研”的情况,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和金钱,更让孩子们失去了对知识的敬畏和对学习的热情,加剧大众对于研学游“智商税”“割韭菜”的质疑。 同时,研学游市场定价缺乏统一标准,各机构间价格差异悬殊,研学团通过“名校导师讲解”“国外插班生体验”“沉浸式学习”等标签包装,摇身一变赚足了噱头,价格高出普通旅游团两到三倍,使得家长难以做出明智选择。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机构利用信息不对等,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导致“高价低质”现象频发。 市场上机构林立,让家长们防不胜防,屡屡“踩坑”。研学之本在于“教育”,而非单纯的“旅游”。研学机构应当摒弃逐利心态,避免通过简单粗暴的“拼团”“打卡”方式降低成本,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需要深耕细作,在学生需求、课程追求、服务要求上狠下功夫,唯有如此,才能赢得家长信任、社会认可,让研学游之名,重归教育正道。家长们在选择研学产品时,也要擦亮双眼、理性选择,充分考虑孩子的兴趣和特长,细细考量研学的教育价值和实际效果,避免跌入盲目跟风、追求名牌和高价低质的陷阱。 研学游巧妙地融合了“教育”与“旅游”,初衷值得肯定,但也需要理性看待、科学规划,只有这样,才能让研学真正成为对课堂的教学有益补充,而非家长的新负担、“烧钱”的代名词。

2024-09-12 17:06:39

“研学热”的背后,实际“研值”到底有几分?

“你去哪里研学了?”新学期开学,许多中小学生的问候语都以此开头。近年来,寒暑假研学已经成为许多孩子的必修课。如今刚刚开学,不少机构已发布国庆假期的研学招生课程,研学的含金量也成了许多家长热议的话题。 订单量增长175%,竞争日趋激烈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假期研学是对孩子的一个奖励,也希望他能收获更多旅行以外的内容。”作为一名四年级孩子的母亲,南宁江南区的赵女士告诉记者,目前假期研学在孩子间热议,由于所需的时间动辄一个星期以上,家长很难凑出这么长的时间陪孩子深度出游,因此研学营便成为了许多家长的选择。 携程《2024暑期出游市场报告》数据显示,仅携程平台上,研学游订单量水涨船高地增长了175%,国内研学游人数增长2倍,热门研学游目的地为北京、上海、南京。 华远教育集团桂合蚕桑文化研学基地主任陈晓铿,从事研学及相关领域工作已有10年之久。在他看来,今年暑假研学市场热度极高,整体来看研学市场价格普遍有所上升且两极分化明显,特别是一些高端定制化的研学项目,其价格大幅上涨。不过,市场竞争的加剧也导致一些机构采取更具竞争力的定价策略,以吸引客户。他接触的家长,通常更倾向于具有明确教育价值的项目,如科学、历史、自然探索等,同时3000—8000元是当前市场上的热门价位区间。 旅途“研值”不一,家长褒贬不同 价格有所上涨,那么研学的含金量到底如何?包括赵女士在内的不少家长都认为,家长需要看到与旅游不同的意义,才能称得上是对得起家长付出的溢价部分。 “在参观的行程上,各个研学其实大同小异,因此,我更看重的是附加内容。”南宁的李女士表示,在为孩子选择了数次研学行程后,近两年她更容易被一些包含名企游学或者能收获特定证书认证的课程所打动,比如南宁一所学校的学生创业项目走进杭州阿里公司,进行有机肥料销售。 好评之下,不少家长也表示自己在研学选择中有“踩过坑”。南宁的刘先生表示,去年孩子参加了一次研学营,只是给传统的旅游观光项目穿上了“研学马甲”在景点打卡拍照,过程中对孩子的照顾也不够,更别提研学内容的设置了。因此相比于报团,他现在更倾向于亲力亲为。 专家建议 加强监管,设置启发课程 报的是“研学”,去的是“旅游团”,广西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李柯霖表示,这种情况并不在少数。真正有“研值”的研学,应该设置对孩子思维方式有启发作用的课程体系及活动,这样才能对孩子能力提升有所帮助。 李柯霖认为,研学经济仍需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结合研学行业市场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标准,厘清研学范围、经营机制、从业人员行为规范、违规处罚标准等,并依据标准适应严格监管。 对于研学如何“避坑”,广西中小学研学旅行学会会长陆云建议家长,首先要选择经过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审批公布的研学基地,在场地设施与课程师资有一定保障。其次,选择比较有实力、有经验、有公信力的机构承办研学活动。最后,需结合孩子需求和特点,选择可以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对孩子成长有帮助的课程和线路。在做选择前,可以咨询教育管理部门、参与基地建设和指导的院校及学术团体等,了解更多信息。(作者:易治平 晏明珠)

2024-09-11 16:00:39

人民日报:促进研学游健康发展,必须出台规范、强化监管

漫步于博物馆的时光廊道,行走在文人墨客的山水诗路,探索互联网公司的科技奥秘,体验非遗传承的工匠魅力……这个暑假,花样繁多的研学游,让孩子们在旅游中打开知识的大门,把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结合起来。 作为一种寓教于游、教育和文旅深度交融的复合业态,研学游近年来受到广大青少年和家长的欢迎。每逢寒暑假,研学游都会迎来一波热潮。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研学游行业的市场规模达1469亿元。市场的持续升温下,研学游如何实现“研学优”成为热门话题。 研学游的火爆并非偶然。着眼供给侧,文旅融合纵深发展,旅游业呈现出高水平复苏和高质量发展态势,研学游这种跨界融合的新业态,是大众旅游消费需求更加个性化、专业化的生动体现。聚焦需求侧,伴随着教育综合改革的持续深化,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把游和学结合在一起,从实践中求真知、从游历中拓眼界的研学方式,自然受到青睐。可以说,研学游是一场供需双方的“双向奔赴”,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同时也要看到,研学游的快速扩张使得一些矛盾和问题频频暴露,价格虚高、货不对板、品质参差、管理混乱等问题受到消费者诟病。在盲目逐利驱使下,一些企业在缺乏专业研学课程体系设计、适配青少年儿童服务管理经验和师资配备的情况下,匆忙推出研学游产品,实际上有“游”无“学”。促进研学游健康发展,必须出台规范、强化监管,真正实现教育与文旅的深度融合。 各方携手并进、同向发力,才能形成合力。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研学游的监管力度,通过制定相关标准和规范,为从业者准入和服务质量提升提供可供遵循的依据。另一方面,研学游机构应根据研学目标和学生的年龄、兴趣等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计划、目标和标准,提高研学游产品的质量和水平。研学游机构还可加强与历史文化景点、博物馆、科技馆、高校等合作,共同开发具有创新性和教育价值的研学游产品。总之,以“研”为驱动力,以“学”为明确目标,以“游”为实践载体,研学游及其相关服务才能在促进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起到启智润心的教育效果。 从文旅视角来看,研学游是亲子出游的多样化体现,从教育视角来看则是课堂教育的自然延伸,反映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结构的升级、教育理念的迭代。促进研学游健康发展,让青少年既能在潜移默化中领略祖国河山之壮美,感悟中华文化之源远流长,又能丰富阅历学识、增长实践技能,将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作者:田卉,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

2024-09-10 15:47:42

《2024暑期出游市场报告》发布,研学游订单量暴增175%

伴随中小学陆续开学,为期两个月的暑期旅游市场告一段落。8月28日,携程发布《2024暑期出游市场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今年暑假旅游市场继续展现消费韧性,整体呈现“三高三低”特征。“三高”即国内游、跨境游持续保持高景气运行,高质量陪伴的亲子游、家庭游持续火热,“精神村民”、City ride、演唱会等提供高情绪价值的玩法受到年轻人追捧;“三低”即适宜避暑的低温目的地及室内项目火爆,机票酒店因供应恢复呈现价格走低趋势,三四线城市、县域及乡村等低线目的地一路走红。 国内游、跨境游高景气运行 入境游增长约七成 去年暑期各地人山人海的景象令人印象深刻。今年暑期,国内游、跨境游在高基数基础上,继续保持高景气运行态势。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统计,自暑运启动以来(至8月25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8.02亿人次,同比增长6.2%。民航局数据显示,截至8月20日,我国民航累计运输旅客1.17亿人次,日均达到228.6万人次,同比增长11%,8月10日达245.14万人次,创单日旅客运输量历史新高。 从目的地维度看,北京、上海、成都、广州、重庆、杭州、西安、深圳、长沙、青岛等是暑期十大热门旅游城市。昌吉、朔州、景德镇、大同、德阳则是增速较快的城市,增速同比均超过30%。 跨境游是今年暑期旅游市场一大亮点。China Travel风潮贯穿整个暑期,携程数据显示,暑期来华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约七成,大熊猫“福宝”的强大吸引力让韩国一跃成为暑期来华游人数最多的国家,其余依次为泰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澳大利亚、越南、英国、菲律宾。海外游客选择的入境游热门城市为上海、北京、广州、西安、成都,新热入境城市张家界、丽江、重庆、苏州、厦门、天津等,入境游游客总人次同比增长更是超30倍。 出境游方面,暑期出境游订单同比去年增长超四成,出境游热门目的地依次为日本、泰国、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越南、印度尼西亚,其中长线游目的地占其中三个席位。受签证互免的利好加持,短线出境游的铁三角“新马泰”重新回到用户视野,订单量同比增长近五成,整体订单均价同比下降近一成。围绕“新马泰韩”四大热门目的地,携程机票开启覆盖整个暑期的“玩转四国”特惠活动,持续8周发放机票优惠券,并与泰国旅游局、韩国首尔仁川机场等合作,为出境游客带来高性价比的机票体验。 高质量陪伴和高情绪价值项目受欢迎 研学游产品暴增175% 暑期是亲子游、家庭游高峰期,研学游、房车游、包车游等主打阖家出游、高质量陪伴,成为暑期热门旅游项目。携程数据显示,亲子客群暑期整体订单占比达35%。暑期整体租车订单同比增长22%,其中,房车兼具交通和住宿功能,且自由度高、私密性强、可携带宠物,成为今夏亲子出游的新选择。携程平台上,房车自驾新客占比达49%,65%房车自驾用户为亲子家庭,一家三口、四口乃至祖孙同堂的组合比例增大。 受短线、日游研学产品占比增多影响,今年暑期高频次报名研学游的亲子家庭显著增多。携程平台上,研学游订单量水涨船高增长175%,其中,国内研学游人数增长2倍,热门研学游目的地为北京、上海、南京、呼伦贝尔、成都;海外研学游人数增长120%,热门目的地包括长线游的英国、美国、新西兰,以及短线的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 不论是释放多巴胺的旅游+体育,旅游+演唱会,旅游+游戏,还是追求自我疗愈、逃离喧嚣的县域游、乡村游,能够提供高情绪价值的旅游项目亦是暑期热点。携程平台上,暑期展演类旅游产品环比前两月增长70%,90后是“最爱为一场 演出赴一城”的群体,占比达四成。奥运带动了“跟着赛事去旅游”,中国旅客在奥运会期间赴巴黎的订单同比增长129%,并带动欧洲租车订单量同比增长170%。此外,首个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的问世也让山西一度成为搜索热度最高的旅游目的地。游戏上线以来,游戏取景地之一的小西天景区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261%。 今年暑假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当一回“精神村民”,不再追求面面俱到的旅游攻略以及覆盖尽可能多景点的紧凑旅行路线,而是将自己放空交给旅途中随遇而安的肆意。乡村旅游、县域旅游主打小众、反向,为游客身心放松地度过假期提供了可能。也使得三四线城市、县域、乡村等低线目的地旅游订单大增。 携程数据显示,暑期国内县域目的地旅游订单环比前两月增长45%,高于一线城市增速。暑期热门县域游城市(含县级市)为大理市、敦煌、安吉、阳朔、喀什市、都江堰、伊宁市、桐庐、义乌、香格里拉。县域游中,异地游客占比达77%,奔赴县域旅游的游客大多来自周边一二线城市,如成都、杭州、西安、重庆、苏州等。 值得一提的是,同样“懂经”的还有外国游客,暑期县域市场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大涨102%,高于整体大盘。其中,大理市、义乌、延吉、九寨沟、桐乡是海外游客喜爱的县域游目的地。来自韩国、日本、缅甸、新加坡、泰国的海外游客更喜欢中国小县城。 去低温目的地避暑 供需平稳促使机票酒店价格同比下降 7月中下旬后,全国各地陆续迎来高温天气。“清凉”“避暑”成为暑期游玩的首要考量因素。低温的东北、西南、西北等地区,成为暑期旅游热门,喀什、伊犁、黑河等地暑期旅游订单分别同比增长27%、25%、23%。贵阳、秦皇岛、西宁、淳安、承德、都江堰、清远、张家口、神农架、庐山等以不过30度的平均气温,叠加玩水、峡谷、草原等因素,上榜携程口碑榜暑期十大避暑目的地。 高温之下,室内避暑也成为父母们带娃的不二之选。携程数据显示,暑期国内博物馆的人次同比去年呈现两位数增长,博物馆门票预订量甚至一度超过主题乐园,跃居所有景区排行第一。除了国博、故宫等暑期热门产品外,三星堆、国家海洋博物馆以及上博的古埃及文明大展都是今年暑期室内避暑+研学的好去处。 没有去年的报复式旅游,加上供应链的恢复,今年暑期机票、酒店、研学游等旅游产品均呈现价格回落走低趋势,更趋理性。携程数据显示,暑期国内机票均价下降约一成,出境机票均价较去年呈两位数下降。与此同时,酒店均价同比下降不到一成。研学游订单大幅增长的同时,海外研学游均价下降约四成。

2024-09-06 17:24:44

“研学游”市场,亟待来一场供给侧改革

今年暑期,研学游市场异常火爆。随着各类机构、旅行社等相关平台的入场,尚未受到严格监管、缺乏统一标准规范的研学游市场也乱象频出,无论是“走马观花式”的拍照打卡,或是收了高昂的团队费却仅仅去一些免费的文博馆、高校参观,以及孩子在研学游的过程中都在“刷手机”等。在社交平台上,诸如“月入一万不够研学7天”“研学游变‘到此一游’”“比普通旅游团贵两三倍”等吐槽屡上热搜。 暑假,很多家长都没空陪伴孩子,就有了将“无处安放”的孩子安排好的需求,孩子们也都有丰富暑假学习娱乐生活的需要,叠加在一起,就是旺盛的现实需求,这就与不缺供给的旅游市场“一拍即合”,便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火爆的“研学游”。有需求就有供给,大家各取所需,各得其所,这样的“研学游”本质上也是市场化的结果。 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伴随着这样那样的问题,“研学游”也不例外。现在的矛盾点在于,当前“研学游”的市场供给,还是无法满足家长和孩子多层次和品质化需求。 家长和孩子,希望“研学游”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能有所提升,有所收获。然而“研学游”的市场供给却良莠不齐,随之出现了研学游“走马观花”“学不到东西”“花钱也不省心”“疏于管理”“游而不学”“无研无学”“买家秀和卖家秀差别太大”等质疑和问题,最后陷入“钱没少花,孩子也没什么实际收获”的尴尬境地。由此,也别怪社会会给“研学游”贴上“割韭菜”“智商税”等标签,甚至发出“研学游到底值不值”的灵魂拷问。 要想破解这一问题,“研学游”市场要来一场供给侧改革。最起码要做到的是,让“研学游”,有研又有学,更注重实践与体验,好好把服务给做好,研学的点位、内容乃至管理,都需要“提质增效”,让研学游迈向“研学优”,真正留得住孩子的人,也留得住孩子和家长们的心。此外,市场还需要更加细分,要能够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进行个性化的定制,以及更精准满足孩子和家长的需求。 现在,“研学游”市场正在回归理性,家长们开始货比三家,不再盲目为“天价研学游”买单,而是更看重“研学游”的性价比。之后,谁能够提供更高品质更高性价比的“研学游”,谁就能赢得消费者,赢得市场和人心。与此同时,各地都在积极探索新业态丰富研学游市场供给,还有地方发布研学承办机构“白名单”,让“研学游”沿着规范的道路前行。这样的趋势,都意味着“研学游”市场的供给侧改革,正在路上,而且未来可期。 话又说回来,家长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教育的过程中,当然可以依靠外力,但也不能一股脑把自己该承担的责任,都甩出去。“研学游”有其存在的价值,但也不是“万能”的,家长对此还是要有一个合理的预期,毕竟花钱能买来的东西终归有限,真正珍贵的东西,要靠长期的陪伴和负责来获得。(潮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王彬)

2024-09-02 18:50:40

安徽省旅游协会研学旅游分会成立大会召开

8月26日,安徽省旅游协会研学旅游分会第一届会员大会在合肥召开。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蔡小莉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何颂冰、省旅游协会会长汪顶胜、省文化和旅游厅科技教育处处长许才文出席会议。全省各研学旅游相关企事业负责人近200人参加会议。 大会表决通过了安徽省旅游协会研学旅游分会《管理办法》《会费标准及其管理办法》和《自律公约》,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理事,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负责人。省文化和旅游厅原二级巡视员张虹当选为分会会长,选举李晓东、薛文、陈颖、吴文才、李梅、高明新、佘恒皓、刘荣胜、王威、王利、王晓燕、刘敏、姜雪峰、王国乐、杨永强、屠强、李申宝、孙蔚闻、董胜垂、马政、高则如、余和、肖红霞、胡淑华、王燕敬、罗健、左雷飞等27位同志为分会副会长,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教材中心主任、安徽时代教育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朱昌爱当选为分会秘书长。 新当选会长张虹作了发言,她表示将与全体会员一起,不断加强协会自身建设,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联络各类研学旅游资源,探索研学旅游发展的新模式、新途径,打造研学旅游的品牌形象,提高社会认知度和认可度,为安徽研学旅游事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蔡小莉在讲话中指出,研学旅游作为新模式、新业态,呈现出蓬勃、快速发展的增加态势。为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省文化和旅游厅把研学旅游工作摆在突出重要位置,以推动我省研学旅游规范健康和持续发展,在这个关键时间点,我们成立安徽省旅游协会研学旅游分会意在为行业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商研学旅游发展良策,提升研旅游发展专业化水平,希望安徽省旅游协会研学旅游分会顺应发展要求,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实现自身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为安徽省研学旅游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为此,她对分会今后发展提出几点意见。 一是要服务大局,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在研学旅游政策研究、产业对接、人才培养、标准制定等方面积极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为行业发展建言献策;二是要丰富活动,凝聚行业发展活力。探索建立研学旅游精品案例库,树立行业标杆,组织开展培训交流活动,培养更多高质量的研学旅游人才,开展服务质量评估和认证工作,引导企业提升服务质量水平,推动研学旅游行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三是要深化交流,发挥行业协会的功能。积极促进会员企业与外省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常态化对标先进省份研学旅游发展的先进做法,强化市场思维,开拓运营思路,谋划发展路径,优化共享机制,建立研学旅游发展共同体,鼓励企业和机构开展创新实践,持续打响“研学安徽”的品牌;四是要加强自律,发挥治理的牵头作用。积极探索行业自律机制,制定和完善行业自律公约,加强行业监管,推动交流合作,倡导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业风气,成为行业表率,维护行业形象。

2024-08-31 17:07:29

开封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服务平台培训会在杞县召开

为规范推进全县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8月26日下午,开封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服务平台培训会在杞县教体局五楼会议室召开。开封市教育体育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经营部部长杨青、杞县教体局副科级领导干部孟宪珍、杞县教体局基础教育股股长张玲、洛阳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研究院信息中心主任迟强出席培训会。杞县各学校的研学主管领导及研学实践工作负责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杞县教体局副科级领导干部孟宪珍 培训会上,杞县教体局副科级领导干部孟宪珍讲话,他强调了学校开展研学旅行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要规范中小学研学旅行的组织流程,重视中小学综合实践服务平台的使用。 洛阳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研究院信息中心主任迟强 随后,洛阳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研究院信息中心主任迟强为大家讲授《开封市研学旅行发展情况及政策解读》和《开封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服务平台各端口管理应用培训》课程。 《开封市研学旅行发展情况及政策解读》重点围绕中小学研学旅行的定义、开封市中小学研学旅行的发展现状、《开封市教育系统中小学校研学实践管理办法》政策解读三个方面展开讲解,让大家对开封市研学旅行的发展及政策要求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开封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服务平台各端口管理应用培训》包含开封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服务平台建设的目的意义和平台教体局、学校、家长端口功能展示与操作流程两方面内容,帮助大家熟悉平台的各项功能及操作方法,学会如何使用平台,规范开展研学活动。 理论课程学习后,进入开封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服务平台运用实操演练环节。在工作人员指导配合下,杞县各学校参会人员在线开展平台用户注册、研学活动申报备案、在线备案审批、平台信息处理、行程监管、研学活动测评等功能的实操演练,熟悉掌握平台操作流程。 据悉,开封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后,市直学校、区属相关中小学、尉氏县相关中小学已完成注册并就研学平台功能应用及相关政策完成培训。 开封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服务平台通过“互联网+研学旅行”信息化模式,打通政府部门、学校、家长、基地、服务机构等多个管理和服务环节,实现研学旅行全流程信息化管理,为政府部门、学校、家长等提供优质服务,将对规范推进开封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促进开封市校外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2024-08-26 19:26:20

开封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服务平台培训会在尉氏县召开

为规范推进全县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8月23日下午,尉氏县教育体育局在尉氏县第二初级中学召开开封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服务平台培训会。开封市教育体育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经营部部长杨青、尉氏县教研室书记王艳枝、洛阳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研究院信息中心主任迟强出席培训会,尉氏县各乡镇的教研员、各学校的研学主管领导及研学实践工作负责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培训会上,尉氏县教研室书记王艳枝讲话,就全县中小学如何做好研学旅行工作谈了三点要求:第一,正确认识开封市研学旅行资源优势;第二,重视中小学综合服务平台的使用;第三,全面加强中小学研学旅行管理。 随后,洛阳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研究院信息中心主任迟强为大家讲授《开封市研学旅行发展情况及政策解读》和《开封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服务平台各端口管理应用培训》课程。 《开封市研学旅行发展情况及政策解读》重点围绕中小学研学旅行的定义、开封市中小学研学旅行的发展现状、《开封市教育系统中小学校研学实践管理办法》政策解读三个方面展开讲解,让大家对开封市研学旅行的发展及政策要求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开封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服务平台各端口管理应用培训》包含开封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服务平台建设的目的意义和平台教体局、学校、家长端口功能展示与操作流程两方面内容,帮助大家熟悉平台的各项功能及操作方法,学会如何使用平台,规范开展研学活动。 理论课程学习后,进入开封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服务平台运用实操演练环节。在工作人员指导配合下,尉氏县各乡镇学校参会人员在线开展平台用户注册、研学活动申报备案、在线备案审批、平台信息处理、行程监管、研学活动测评等功能的实操演练,熟悉掌握平台操作流程。 据悉,开封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服务平台已正式上线。此前,市直学校、区属相关中小学已完成注册并就研学平台功能应用及相关政策完成培训。 开封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服务平台通过“互联网+研学旅行”信息化模式,打通政府部门、学校、家长、基地、服务机构等多个管理和服务环节,实现在线备案、发布课程、推荐线路、公示信息、记录归档、统计测评、市场监管等全流程信息化管理,为政府部门、学校、家长等提供优质服务,将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规范推进开封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促进开封市校外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2024-08-24 19:49:01

新时代研学旅游五大发展趋势,你知道几个?

近段时间,研学游市场迎来全年最热闹的季节。旅游平台上,暑期研学游订单增长明显。携程集团发布的《2024暑期旅游市场预测报告》显示,今年暑期亲子研学类产品仍然备受欢迎,相关产品订单同比增长七成,价格与去年基本持平。飞猪统计也显示,7月以来,平台上“研学游”相关搜索热度环比增长超60%。 行业火热的背后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旅游研究基地组织编写的《中国文化旅游发展报告2022-2023》认为,研学旅游成为我国旅游的基础市场之一。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现存研学相关企业2.9万余家,从成立时间来看,49.4%的企业成立于1至5年内。研学游的兴起不仅有政策支持的背景,更有文旅深度融合的关键加持,越来越多的人把旅游当作放松身心、增长知识、提升体验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一、“研学游”的兴起 研学这一概念,有两个来源,一是来自西方国家,在17世纪欧洲工业革命大背景下蒸汽机在交通工具领域上的大量应用后,在新的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兴起的“study tour”、“school trip”、“educational tourism”等概念;二是来自日本的“修学旅行”,日本《明镜国语辞典》中对修学旅行定义为,由老师带着儿童、学生到文化、产业等重要基地参观,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以及陶冶情操的旅行。而20世纪60年代,修学旅行被纳入日本教育大纲,鼓励中小学生“修学旅行”。 我国自古就有游学一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认知。1993年12月,在南京召开了第一届中国修学旅行研讨会,会上中日双方进行了修学旅行的交流,由于大量日本修学旅行团到中国进行修学旅行,为国内的修学旅行提供了参考经验,国内的修学旅行逐渐兴起。2013年,国务院发布《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中首次提到研学旅行,提出要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鼓励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寓教于游的課外活动,健全学校旅游责任保险制度。国内各省市也开展了研学旅行的试点工作,以学校作为组织者,学生作为参与者的研学旅行活动兴起。 二、“研学游”发展趋势 此后,经过一系列研学旅游相关政策的刺激,包括2021年的双减政策,都极大刺激了面向青少年群体的文旅产品发展需求,进而直接导致了2023年迄今的研学旅游热潮。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研学游行业市场规模达909亿元;2023年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超过1600个,市场规模或达1469亿元,同比增长61.6%,预计2026年将达到2422亿元。 研学游的兴起,政策支持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早在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就明确提出要“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地将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政策的鼓励、引导和支持,让研学游进入了发展“快车道”。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教育“双减”的落地,不少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更加注重孩子的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研学游“寓学于行、寓学于游”,把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有效衔接,契合了教育转型发展需要,被广泛视为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途径。 既有需求侧的旺盛需求,也有供给侧的持续发力。研学游持续火爆,和文旅融合发展的大势是分不开的。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更高品质旅游服务的需求也水涨船高,各种定制化、个性化旅游产品成为市场“香饽饽”。在这样的背景下,研学游参与的经营主体更多,产品种类更加多元多样,为更多家庭所负担、所选择。相关数据显示,全国有超过5000家“研习营”“夏令营”的相关企业,中国研学旅行市场总体规模未来将超过千亿元。不少地方也将发展研学游作为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比如前不久广西发布十条研学旅行精品线路。作为新模式新业态,研学游在政策引导、市场竞争、文旅发展、家长期待中成为旅游市场新兴增长点,逐渐从小众走向大众化。未来研学发展有以下5个趋势。 (一)地理距离的拓展与收缩 跨城市甚至跨国的研学活动因其能够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多元的文化体验,仍将继续受到青睐。这类研学旅行让学生有机会亲身体验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增进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然而,与此同时,近郊短途研学和社区研学也在迅速崛起。近郊短途研学以其便捷性和低成本受到越来越多学校和家庭的欢迎。这种形式的研学活动不仅减少了长途旅行的安全和时间成本,还能更频繁地开展,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接触到丰富的实践学习机会。社区研学则更进一步,将学习的场景直接搬到了学生生活的社区。 通过与社区资源的紧密结合,学生可以在熟悉的环境中探索和学习,这种接地气的研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区责任感和归属感。 (二)参与主体的多元化 传统上,旅行社是研学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提供者。但在2024年,我们观察到更多新主体加入研学领域。个体教育者、教培机构、艺术机构、营地、农场等纷纷涉足研学市场,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新元素。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图书馆、融媒体中心等国有单位也在积极参与研学活动。这些机构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专业知识,他们的加入不仅丰富了研学的内容,还提高了研学的专业性和教育性。 (三)受众范围的扩大 学校采购的研学项目一直以来都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亲子家庭参与的研学市场也在进一步扩大。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愿意投入更多资源让孩子参与高质量的研学活动。此外,商业团体和银发群体也逐渐成为研学市场的新兴受众。 商业团体通过研学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创新能力,而银发群体则通过研学旅行丰富晚年生活,拓宽视野。 (四)内容的更新与迭代 虽然传统研学线路和内容在县域地区仍有一定的市场,但随着教育理念的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升级,这些传统内容将逐渐被淘汰。新研学和新内容将迅速扩大市场份额,成为市场的主流。新研学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探究性,强调学生在研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和问题解决能力。新内容则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和社会热点,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五)形式的创新与多样化 学校研学逐渐成为教育的硬性指标,但传统的大巴车走马观花式的研学形式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因此,艺术+、农场+、科技+、自然教育+、博物馆+等新的体验式研学形式正在崛起。这些新形式将研学活动与特定的领域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加深入和专业的实践学习机会。 例如,艺术+研学让学生通过参与艺术创作和鉴赏活动,培养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农场+研学则让学生亲身体验农业生产过程,了解食物的来源和农业的重要性。

2024-08-21 16:09:13

走马观花拍照了事?暑假高校研学游“游”多“研”少

这个暑假,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等名校为目的地的研学活动越来越受欢迎。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不少家长不惜花千元高价为孩子打造“高校研学游”,其背后却隐藏着走马观花拍照了事、领队老师“神讲解”等问题。 现象1 刚进校就“掐点”,拍完照匆匆赶往下一站 这个暑假,每天都有上万名参观者涌入清华和北大,其中走马观花的不在少数。不少研学团只拍照、不讲解,偌大的校园,不到一小时就逛完。 9时许,清华西门处,已有一个研学团结束参观走出校门。约40人的队伍中,有4名带队“老师”,其余都是中小学生,他们统一身着印有研学标志的团服。根据清华参观须知,团体参观每日8时从东侧门入校。这意味着,该团队从东至西横穿校园,参观仅用了1小时。 “我印象最深的是校园里一栋小白楼,忘了叫什么了,建筑风格很复古”,“纪念品在哪儿买?我没看到”……记者随机询问几位学生的参观感受,孩子们甚至无法准确说出校园标志性建筑的名字。记者进一步询问得知,该团未申请志愿讲解服务,基本是每到一个景点,集合整队拍个照,就赶往下一个景点。对此,带队老师解释,逛完清华还有下一站行程,时间紧张来不及请讲解。 类似“掐点”逛校园的现象随处可见。记者发现,如今研学团“套路升级”,从只在校门前打卡到走进校园打卡。孩子们确实进校园了,但不少是在走马观花,最终除了几张照片,收获甚微。 现象2 标榜“学霸”带队,收费不低学生收获甚微 市面上的高校研学常常打着“名校学霸亲自带队”“培养下一代学霸”等旗号,而且收费普遍不低。 记者咨询了10余个研学项目发现,就算是高校一日游,收费也均超过千元。某研学机构号称能为家庭定制北大研学行。客服介绍,“学霸”将在校门口迎接学生,随后带领大家参观2至3小时,中午统一在食堂用餐,下午自由活动。该研学团的价格为1380元,包含一名学生和家长的费用。 然而,北大曾在暑期参观须知中明确,校内食堂不对外,参观也不收取任何费用。此外,该校还在暑期每日都安排了志愿者定时定点提供讲解服务。这样看来,游客只需自行预约入校,便能享受研学机构所谓价值千元的服务。 相比价格,高校研学游被家长们诟病更多的是,花了大价钱,实际内容却与宣传不符,所谓专业的“领队老师”也并不靠谱。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志愿讲解员张德忠回忆,曾遇到过来清华艺博带学生寻找《清明上河图》的“领队老师”,被他纠正《清明上河图》实际上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后,该“领队老师”仍以一篇发布于“百度文库”的介绍材料为据,坚称《清明上河图》就在清华艺博,甚至质疑起馆内志愿讲解员不熟悉自己博物馆的展品。 服务 高校为研学游添“干货” 面对收费高、品质却良莠不齐的高校研学项目,有些家长选择自行带孩子逛校园,认为暑期放假孩子应该放松,在校园里享受轻松自由的游览就够了。而有的家长则认为高校游就应该边游边学,才能起到高校文化教育的功能。 记者注意到,除了清华、北大、人民大学等热门高校实行预约参观政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已面向社会开放校园,成为暑期高校研学的新选择。 为了满足更多家长和孩子的参观游览需求,高校还纷纷推出了志愿讲解、演出展览等服务和活动,为期待玩中有学的游客添“干货”。清华和北大均在暑期安排了定时定点志愿讲解。清华校史馆推出“清华旗帜、遨游太空”特别展览,艺术教育中心打造了“人文日新·光影筑梦”特别展映活动,让游客近距离感受大学校园文化。北大还在云端上线了思政“慕课”,用超300部主题微视频呈现特色校园文化。

2024-08-20 19:11:15

花千元去隔壁县市拔萝卜?研学游不能变成“到此一游”!

今年暑期,研学旅行火爆出圈,迎来了一波新热潮。然而有媒体调查发现,不少家长不惜花高价为孩子报名参与的“研学游”,其背后却存在游而不学、货不对板、价格虚高、质价不符等问题。有家长表示,“花了1100块钱去隔壁县市拔萝卜”。 研学游是近年兴起的一种“旅游+教育”跨界融合的新业态、新模式,广受中小学生和家长的欢迎。但热度上去了,问题也来了。一些机构“嘴上喊着教育,心里全是生意”,把打卡游览景点当做研学课题,把做几个游戏当成素质拓展,把“哄”孩子开心当作活动效果……更有甚者,只顾招生收费,不顾课程设计;只顾排满日程,不顾学生体验,食宿标准降级、行程大幅缩水、安全保障缺失。“月入一万不够研学7天”“花千元拔萝卜”“又贵又坑”“研学游变‘到此一游’”等遭遇和吐槽,让研学游变了味。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游应该是“研”和“学”的有机结合,“游”是形式,“学”是实质。不论是组织去景区、游大学,还是逛博物馆、去野外营地,每一次的研学游,应当是融合知识、趣味、科普和互动等多种元素的教育体验活动,而不是将传统观光旅游产品“穿衣戴帽”包装一番后打着研学的旗号高价牟利。 研学游乱象背后一个重要原因是参与主体混杂,行业规范缺失。有资料显示,以“研学”为关键词搜索相关机构,相关结果达4万多条;其中,成立不满1年的公司就有近3000家。机构企业纷纷入局、快速上马,“卷价格”“卷活动”,其经营资质、人员素质如何,值得探问。 此外,研学活动主题、课程设计、日程安排等“内容”层面的监管也亟需加强。在保障企业自主权的基础上,应当建立起动态的监管和反馈、维权机制。一旦家长和孩子发现研学活动质价不符,能够有渠道及时反馈并“减损”退出。而对于涉投诉较多的机构企业,也不妨建立行业信用分或者“红黄牌”制度,倒逼机构企业主动作为,提升活动质量成色和服务保障水准,避免“孩子喊累、家长后悔”的情形出现。 研学游不能变成“到此一游”,应回归“有研有学”。期待相关部门加强协同共治,完善全链条监管体系,明确入门门槛、从业资质等标准,强化对研学日程、课程设计、服务保障等的监管,让研学游市场更加规范,为学生们提供安全、优质的研学体验,真正实现“寓学于行、寓学于游”。(作者:林风)

2024-08-19 19:41:19

参加研学游如何避“坑”?指南来了!

今年暑期,旅游市场持续火热,其中倡导“开阔眼界、收获成长”的研学游受到广大中小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成为一大亮点。 然而,时有爆出的问题——保障不足,出行安全存在隐忧;只游不学,研学效果不达预期;质价不符,商家涉嫌虚假宣传……也不时困扰着消费者。 近日,宁波高新区法院对近些年的相关案例进行梳理,总结出一份避“坑”指南。 “研学游通常涉及多个法律主体,主办方多为教育培训机构或学校,承办方多为掌握相关资源的旅行社或个人,承办方通常又会继续招揽提供教育、交通、住宿、餐饮等服务的供应方。”高新区法院法官张碧莹说,部分主办方、承办方可能因选任招揽服务单位的标准不明确、审查不严格,在研学过程中出现供应质量不达标等问题,侵害参与学生的人身及财产安全。 那么,如何在众多研学机构中作出“明智”选择?研学合同或许可以给出答案。有些机构试图在合同中通过格式条款来“投机”,通过免责条款的形式,将责任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其实,《民法典》对格式条款有明确规定,提供格式条款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限制对方主要权利、排除对方主要权利,该格式条款无效。”张碧莹说。 小徐(化名)参加某旅行社承办的研学活动期间,被秋千架砸伤。事后,旅行社以合同中有免责条款为由,拒绝赔偿,小徐父亲遂将旅行社诉至法院。法院审理查明,事发时,小徐处于无人管理状态,且旅行社不能证明其履行了告知、警示等义务,存在过错,合同中的免责条款直接将责任转嫁给消费者,应属无效,旅行社应对孩子遭受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 游有所选,学有所获。然而,一些家长在给孩子报名研学游后反映“货不对板”“游多于学”,还有部分家长反映所谓专业老师进行的讲解不过就是导游解说,但与普通旅行团相比,价格相差甚远。 “在选择研学项目时,家长要注意‘一查二审三鉴别四保留’,查研学机构的经营范围、经营许可资质是否规范;审合同中有关日程安排、费用明细、安全保障、违约责任及处理方式的部分是否透明且可操作;通过官方渠道鉴别机构‘名校授权’‘官方合作’等说辞、授课教师身份是否属实,避免质价不符;保留心眼,避免一次性高额支付不合理的预付款,保留证据,保管好与客服的沟通记录、付款凭证、所签合同等资料原件,遭遇‘货不对板’的虚假宣传时,勇于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张碧莹提醒。 据了解,当前研学项目涉及多个相关职能部门,行业监管责任主体尚不明确,缺少市场监管的标准。高新区法院认为,经营者、消费者及有关监管部门必须协同发力,共促行业健康发展,实现企业良性发展、家长满意、学生成长的多赢局面。(王佳、郑金悦)

2024-08-16 19:05:36

进一步细化监管范围和要求!多地出招规范研学旅行服务资质

伴随着研学旅行的火热,研学行业也日益朝着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南都记者获悉,日前,河南省发布了研学行业地方标准《研学旅游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规定了研学旅游服务的总体要求、人员配置与要求、研学旅游产品、研学旅游课程、服务流程,服务内容与要求、服务安全等,将于10月25日起全面实施。据悉,该规范适用于河南省所有研学旅游活动,无论是针对学生群体还是其他社会群体,都提供了统一的服务标准,确保了研学旅游活动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值得注意的是,全国多个地市先后发布了相关服务规范,进一步细化监管范围和要求。 研学旅游服务人员应持有相关证书 《规范》明确了“研学旅游”的定义:“依托文化和旅游等各类资源及设施,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活动。”“研学旅游指导师”是“策划、制定、实施研学旅游方案,组织、指导开展研学体验活动的人员”。 根据要求,在人员配置上,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时,研学旅游指导师和安全员与研学者的人数配比宜不低于1∶25。作为研学旅游的服务方,应该满足“最近三年内无重大服务质量投诉、经济纠纷和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具有良好的信誉和较高的社会知名度”。 《规范》对研学旅游服务人员(研学旅游指导师、安全员、生活保障人员)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研学旅游指导师应持有研学旅游相关证书,宜同时持有教师资格证和导游证(或讲解员证),工作任务包括开发研学旅游活动项目,组织、协调、指导研学旅游活动项目的开展;安全员参加专业部门培训,具备安全专业技能,持有相关证书;生活保障人员落实研学旅游活动中的各类生活保障服务,包括交通、食宿、医疗、物资运送、跟拍摄影等。 《规范》强调,研学旅游产品和课程的开发要从研学者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设计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规范》还详细规定了研学旅游的各个服务流程,分为行前、行中、行后三个阶段进行表述,以及食宿安排、交通服务、景点讲解等服务内容的具体要求。 研学游市场长期存在价格虚高、货不对板、产品同质化、收费不透明、人员缺乏资质、安全问题缺乏保障、权责划分模糊等问题。南都记者留意到,《规范》要求,研学旅游产品发布时应提供详细产品说明书,要素包含但不限于服务内容、服务对象、服务流程、收费标准、安全提示等。在行前阶段,开展研学活动,应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各方责任;在行后阶段,服务方建立完善的服务质量监督体系,配备专职人员,公布服务承诺、投诉程序、处理时限等信息。 多地发布研学旅行服务规范,设立动态退出机制 “研学游”这一概念最早在2013年由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被首次提出。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游的意见》,明确将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并要求各地加大对研学旅行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管理指导。此后,各界对研学旅行的认知不断深入。 2017年5月1日起,《研学旅行服务规范》正式实施。其中明确定义:研学旅行是以中小学生为主体对象,以集体旅行生活为载体,以提升学生素质为教学目的,依托旅游吸引物等社会资源,进行体验式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教育旅游活动。研学旅行的承办方应为依法注册的旅行社,宜具有AA及以上等级,连续三年内无重大质量投诉、不良诚信记录、经济纠纷及重大安全责任事故,还应设立研学旅行的部门或专职人员,宜有承接100人以上中小学生旅游团队的经验。 近几年,研学游的热度快速攀升,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更多旅行社、旅游景区、学科培训机构、户外运动企业、儿童体适能培训机构、艺术培训机构进入研学行业,一时间“鱼龙混杂”,供给侧的主体水平和质量参差不齐。有业内人士对南都记者指出,研学旅行的组织由于跨地域、跨行业,存在主体不明确和专业性不够两大问题,《研学旅行服务规范》属于非强制性行业标准,各地在落实上往往会根据在地情况通过政策性文件做具体规定,边发展边规范是切合实际的导向。 截至目前,一些城市因地制宜制定了当地的研学旅行发展规范。例如,1月,黑龙江省地方标准《冰雪研学旅行服务规范》正式发布实施,围绕服务提供方基本要求及人员配置、冰雪研学旅行产品、食宿服务、交通服务、医疗救助服务、安全管理等作出规定。据悉,该标准是黑龙江省首个研学领域的地方标准,填补了全国冰雪研学领域标准空白,为开展冰雪研学旅行活动提供了标准遵循。 为进一步规范研学旅行服务企业(机构)的管理工作,5月份,黑龙江发布《黑龙江省研学旅行服务企业(机构)管理办法(试行)》,其中专门设立了动态管理和退出机制:研学旅行服务企业(机构)资格有效期间,存在运行不规范,有效投诉超过3例或满意度低于90%但高于85%等情形,给予黄牌警示,责令限期整改;存在线路和课程不规范,经责令整改后仍不合格的;有效投诉超过5例或满意度低于85%的或被行政部门、行业协会公布投诉量排名等负面名单的;擅自提高收费标准等情形之一,予以退出,2年内不得再次申报。 7月30日,烟台市市场监管局发布《关于规范支教研学机构服务收费行为的提醒告诫函》,要求支教研学机构应在办学场所醒目位置依法依规公示收费项目、服务内容、收费标准、退费办法等;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开展研学旅行、课后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并收费,以及只收费不服务等违规收费。 2023年末,韶关市发布《研学旅行服务规范》,对当地的研学旅行基(营)地、研学服务机构、研学旅行课程研发、研学旅行指导师服务、研学旅行课安全管理、研学旅行服务评价与改进都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规定:“应为研学旅行团按比例配置持有‘研学旅行指导师’职业资格证的教学人员,其中室内活动师生比不低于1∶30、户外活动不低于1∶25。”在教学服务中,“促进研学旅行活动和学科知识有机融合,避免‘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现象”。

2024-08-13 18:44:50

学生研学途中意外骨折,责任谁承担?法院判决来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近年来, 研学以其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 形色各异的学习方式 在学校、学生中广受欢迎。 在研学爆火的同时, 学生安全管理不可忽视。 近日,阳朔县人民法院审结了一件健康权纠纷案,一名高三学生在研学途中被绳子绊倒导致骨折,各方责任应如何认定? 简要案情 2023年4月,桂林市某中学与桂林市某旅行社签订《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合同》,并向该校高三全体学生发放了《关于高三年级下学期春季社会实践活动通知》。而后,学校组织学生按照研学路线开展活动。活动当天,学生张彤(化名)在阳朔县某景区游玩时不慎被景区内的牵引绳子绊倒,经医院诊断为右侧肋骨下端骨折并周围软组织肿胀,花费医疗费4747.79元。各方就赔偿事宜协商未果,2024年1月,张彤将学校、旅行社、景区诉至阳朔县法院,要求三方共同承担医疗费、护理费、精神损失费等各项损失合计27379.77元。 关于责任承担问题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宾馆、商场、银行、车站、机场、体育场馆、娱乐场所等经营场所、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学校、旅行社作为研学活动的组织者,景区作为研学场地的经营者,三方均有安全保障义务。 法院经审理查明,被告桂林市某中学在研学活动开展前已向原告发放《关于高三年级下学期春季社会实践活动通知》,告知了相关事宜,并对相关安全事项进行了提醒,虽然原告未按学校要求上交有其家长签字的通知,并不影响学校已尽安全保障义务的事实,学校无需对伤害后果承担责任。 被告景区辩称设置了警示标语,但未提交证据证明在案涉区域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牌及安全标语,对于游客进入该区域容易产生的危险性和安全注意事项予以充分告知。 被告旅行社未能证明其在研学活动前对研学场地进行充分了解并提前告知学生研学场地的风险及具体注意事项。 故上述两被告均应承担未尽安全保障义务之责任。 原告作为成年人,应对活动场地的危险性和自身身体状况有一定认知,故对其自身受伤结果亦负有一定的责任。 综合本案事实及证据,法院依法判决旅行社、景区对伤害后果承担80%的责任,原告承担20%的责任。 关于原告主张的各项损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在不考虑过错责任的情况下,法院依据原告提供的发票予以确认医疗费4747.79元,交通费315.71元。 关于精神抚慰金。原告临近高考,因此次受伤骨折影响情绪,法院酌情支持精神抚慰金3000元。关于护理费。原告受伤后未住院,由其母亲照顾,医嘱未出具需护理建议,但原告因伤确实需要护理。护理费要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依据原告提交的证据,法院依法予以确定护理费962.5元、营养费500元。对于原告其他损失主张,原告未提供证据证明,法院不予支持。 综上,原告损失为9526元。结合各方对损害后果应承担的责任比例,法院依法判决被告旅行社、景区承担各项赔偿金共计7620.8元,原告自行承担损失1905.2元。 一审判决后,原告、被告均未提起上诉,目前该案已发生法律效力。 法官提醒 安全无小事。青少年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学校、旅行社、景区、家庭等应将学生安全保障放在首位。 作为组织者,学校应加强学生安全教育,针对中小学生的身体、心理特点,选择适合学生开展的研学产品、有研学和旅游资质的旅行社承接,并就相关出行风险和安全注意事项向学生及家长做出充分告知和明确提醒。 作为经营者,应制定严密规范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防范措施。在研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按照安全操作规范要求开展,一旦发生事故,应积极履行救护义务。 消费者要妥善保管诸如发票收据、缴费凭证等相关证据。 学校、旅行社、家庭等应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妥善安排好每一个环节,以保障学生在研学中的安全和健康。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八条 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 宾馆、商场、银行、车站、机场、体育场馆、娱乐场所等经营场所、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组织者承担补充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作者:李怀双)

2024-08-12 18:02:49